汉语方言传统上采用七分法。 官话是唯一的北方方言,湘语和赣语是带有北方方言特征的南方方言,吴语、客家话、粤语和闽语是南方方言。
理想情况下,历时上越早产生的分化,越适宜作为方言的划分标准。因此入声的消亡程度 尽管是汉语重要的演变,但不是区分方言的理想标准。
古浊爆发音、塞擦音声母加古浊响音声母上声音节的演化方向是一组可行的语音区分标准。
官话
Mandarin Chinese, cmn
, mand1415
分布于长江以北所有省市,以及四川、贵州、云南、广西的汉语方言,也称“北方话”,使用人口最多(约 8 亿)。代表方言是北京话。
内部分为 8 个次区域:北京—东北,冀鲁,胶辽,中原,江淮,晋陕,兰银,西南。
官话的内部一致性较好。
主要语音特点:
- 微母日母去鼻音化。
- 全浊声母逢平声清化送气,仄声清化不送气。
- 次浊和全浊上声分开演变,全浊上归入去声。
- 入声大多消失,部分保留喉塞尾。
- 双唇鼻音韵尾消失,齿龈鼻音和软腭鼻音韵尾多对立。
特征词:脸、走、穿鞋、宽、疼、不。
入声消失规则(保留入声的方言可能分阴阳,此处不计):
西南 | 中原 | 冀鲁 | 胶辽 | 兰银 | 北京—东北 | 江淮 | 晋陕 | |
---|---|---|---|---|---|---|---|---|
清 | 阳平 | 阴平 | 阴平 | 上声 | 去声 | 不规则演变 | 入声保留 | 入声保留 |
次浊 | 阳平 | 阴平 | 去声 | 去声 | 去声 | 去声 | 入声保留 | 入声保留 |
全浊 | 阳平 | 阳平 | 阳平 | 阳平 | 阳平 | 阳平 | 入声保留 | 入声保留 |
湘语
Xiang Chinese, hsn
, xian1251
分布于湖南和广西北部,3600 万使用人口,依是否有全浊声母留存分为老湘语和新湘语,代表方言分别为双峰话和长沙话。
主要语音特点:
- 微母日母基本去鼻音化。
- 老湘语舒声保留全浊声母,入声清化多送气;新湘语舒声清化不送气,入声清化多送气。
- 次浊上和全浊上分开演变,全浊上归去。
- 多数保留入声调类,但没有爆发音韵尾。
- 双唇鼻音韵尾消失,齿龈软腭鼻音韵尾多不对立。
赣语
Gan Chinese, gan
, ganc1239
分布于江西北部、安徽西南部、湖北东南部、湖南东部,4800 万使用人口,代表方言为南昌话。
主要语音特点:
- 微母日母仅有部分残存鼻音。
- 全浊声母清化一律送气。
- 次浊上和全浊上分开演变,全浊上归去。
- 入声爆发音韵尾简并。
- 双唇鼻音韵尾消失,齿龈软腭鼻音韵尾多不对立。
吴语
Wu Chinese, wuu
, wuch1236
主要分布于浙江、江苏南部、上海、安徽南部(徽语)、江西东北部,7700 万使用人口,代表方言为苏州话。
主要语音特点:
- 微母日母白读保留鼻音。
- 全浊声母完整保留(可能是发声态特征,不一定保持浊音),徽语除外。
- 次浊上和全浊上白读层共同演变。
- “桶”字读浊声母,“打”字读鼻音韵尾。
- 入声爆发音韵尾合并为喉塞音尾。
- 双唇鼻音韵尾消失,齿龈软腭鼻音韵尾多不对立。
特征词:彩虹(方言字:鲎,本字:雩),排遗(恶)。
客家话
Hakka Chinese, hak
, hakk1236
主要分布于江西南部、广东北部、福建西部、台湾北部、广西东部(与粤语错杂),4200 万使用人口,代表方言为梅州话。
主要语音特点:
- 微母日母白读保留鼻音。
- 全浊声母清化一律送气。
- 次浊上和全浊上共同演变。约 80% 的客家话变为阴平。
- 双唇、齿龈、软腭入声塞音韵尾大多保留。
- 双唇、齿龈、软腭鼻音韵尾大多保留。
特征词:担挑(荷)。
粤语
Yue Chinese, yue
, yuec1235
分布于广东南部(雷州半岛除外)、广西东部(平话),5800 万使用人口,代表方言为广州话。但德庆话(勾漏片,接近平话)和广州话有比较根本的不同。
主要语音特点:
- 微母白读保留鼻音,日母广州一组鼻音丧失,德庆一组鼻音保留。
- 次浊上和全浊上共同演变。多变为阳上调。
- 全浊声母清化,广州一组平上声送气,去入声不送气,德庆一组一律不送气。
- 存在双唇擦音。
- 双唇、齿龈、软腭入声塞音韵尾大多保留。
- 双唇、齿龈、软腭鼻音韵尾大多保留。
特征词:宰杀(劏)、捡拾(执)、思考(恁)、猴子(马骝)、货币基本单位(文)。
闽语
Min Chinese, -
1, minn1248
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东部及雷州半岛、海南,7500 万使用人口(不计华侨社团),内部可分为闽北、闽南两种(旧分法,新分法提议分为沿山、沿海),分别以福州话、厦门话为代表方言。
- 微母白读闽北保留鼻音,闽南部分读鼻音,部分读浊双唇爆发音。日母白读闽北保留鼻音,闽南鼻音和喉擦音皆有。
- 次浊上和全浊上白读共同演变。多归入阳去。
- 全浊声母清化大多不送气。变为送气的字在闽语内部有一致性。
- 中古齿龈爆发音没有分化(端知组不分)、中古软腭浊擦音(匣母,ɣ)读软腭清爆发音(k)、少部分中古龈腭塞擦音(章组,tɕ)读软腭爆发音(k)(因此闽语很有可能保留了中古汉语以前的成分)
- 普通话双唇擦音,白读为双唇爆发音,文读多为软腭或喉擦音(胡福不分)。
特征词:脚(骹)、袖子(手䘼或衫䘼)、身高高(悬)。
Appendix: 音韵学黑话
- 微母:中古声母 /ɱ/
- 日母:中古声母 /ɻ/ ~ /ȵʑ/
- 清浊
- 全清:不送气清辅音
- 次清:送气清辅音
- 全浊:浊爆发音、浊擦音、浊塞擦音
- 次浊:浊鼻音、浊近音、浊边音
- 声调
- 平仄:平声为平,上去入为仄
- 舒促:平上去为舒,入为促
- 阴阳:清声母音节所属调类为阴,浊声母音节所属调类为阳
- 发音部位
- 唇:双唇为重唇(帮组),唇齿为轻唇(非组)
- 舌:齿龈为舌头(端组),龈腭/卷舌为舌上(知组)
- 牙:软腭非擦音(见组)
- 齿:齿龈为齿头(精组),龈后/卷舌(庄组)、龈腭(章组)为正齿(庄组+章组=照组,晚期)
- 喉:喉/软腭擦音,喉塞音,硬腭近音(影组)
Appendix: 参考文献
@book{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
author={李小凡 and 项梦冰},
year={2020},
title={汉语方言学基础教程},
publisher={北京大学出版社},
address={北京},
edition={第2版},
isbn={7301309740;9787301309742;},
language={Chinese},
}
@book{现代汉语,
title={现代汉语},
author={沈阳 and 郭锐},
publisher={现代汉语},
year={2014},
}